重力鑄造是一種金屬液在地球重力作用下注入鑄型的工藝,也稱為澆鑄。其基本原理是利用金屬液自身的重力,使其在鑄型中自由流動并充滿型腔,隨后通過冷卻凝固得到成型鑄件。
重力鑄造的工藝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步驟:
進行金屬液的熔煉。將所需的金屬材料放入熔爐中加熱至熔化狀態,得到液態金屬。
進行澆料充型。將熔煉好的金屬液通過澆口倒入鑄型中,依靠金屬液的自重充滿整個型腔。在此過程中,還需注意排氣,以避免鑄件內部產生氣孔。
進行冷卻凝固。待金屬液在鑄型中冷卻至一定溫度后,開始逐漸凝固。此時,鑄件的形狀和尺寸將逐漸穩定。
冷卻完成后,進行開模操作。將鑄型打開,取出已經凝固成型的鑄件。此時,鑄件可能還需要進行后續的熱處理和加工,以提高其性能和精度。
重力鑄造方法具有補縮好、鑄件組織致密、容易鑄造出大型薄壁復雜鑄件等優點。同時,由于無需冒口,金屬收得率高達95%,且無污染,易實現自動化。然而,重力鑄造也存在生產效率較低、設備費用較高、產品表面光潔度不高等缺點。因此,在選擇鑄造方法時,需根據具體產品需求和生產條件進行綜合考慮。
|